河北经济频道在线直播,autocad2010 64位下载,拉手网团购
我们的目标是,不使用电池或任何电子元器件,3D 打印无线传感器,输入可以与智能手机和其他 WiFi 设备进行通信的物体。
这种对于物联网的新设想,来自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副教授 Shyam Gollakota 和两位在读博士生 Vikram Iyer 和 Justin Chan。
据>
那么,没有了电池加持,物联网靠什么实现万物相连呢?
三人给出的答案是:塑料。
反向散射技术首先需要解释一个词:「反向散射」(backscattering)。
物理学中,反向散射指波、粒子等从它们来的方向反射回去,它在天文学、摄影和医学超声检查中有着广泛应用,我们都听过名字的雷达系统背后的基本原理也正是反向散射。
引申一下,这个词还能理解为,设备自身不产生信号,只是反射传输过来的信号,从而达到通信目的。
此前,市场研究公司>
据了解,反向散射技术可以以非常低的功耗发送数据,对于物联网设备的应用有一定的意义。
实际上华盛顿大学一直以来在这项技术上颇有建树,比如:
实现了几种无线通信协议之间的通信;
设计出了几乎零功耗的设备,其数据传输距离最高可达>
开发出了无需插电的视频流方案,等等。
最为值得一提的是,2014 年一组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种无电池芯片(battery-less chips),这种芯片传输比特的两种方式是:反射或不反射 WiFi 路由器的信号。通过这样的反向散射,设备实现通信只需通过调制其在空间中对 WiFi 信号的反射。
而 Shyam Gollakota 教授三人的研究正是以这种无电池芯片为基础展开的。
据 IEEE 报道,WiFi 反向散射系统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——需要多种电子元器件(主要包括能够在反射和非反射状态间切换的 RF 开关、控制开关从而编码适当数据的数字逻辑、以及对所有电子部件供电的电源/采集器)。
而三人研究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,将 WiFi 反向散射技术与 3D 打印技术相结合,通过商用 3D 打印机创造了无线设备,再用塑料丝将其集成到一个单一的可计算设计中。
正如 Shyam Gollakota 所说:
我们通过塑料物体实现了无线传输。
而>拧瓶盖提供动力
自 2017 年发表了最初研究成果以来,三人的研究并未结束,他们的一个想法是利用机械运动为设备提供动力。
如何做到呢?很简单!
当我们拧开清洁剂塑料瓶的时候,拧瓶盖这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就能为数据传输提供动力。
具体来讲,拧瓶盖的机械动作将会转化为天线反射的变化,就像有一个 WiFi 发射器在发送信号一样。随后,这些信号会被塑料物体反射,就可以通过调节机械运动控制反射量。
据了解,为确保塑料物体能够反射 WiFi 信号,研究人员采用的是具有导电特性的,包含铜、石墨烯屑的复合塑料细丝。
数据如何传达?创建了反射材料,摆在三人的下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传达收集到的数据。
为解决这一问题,三人的做法很巧妙——将由基本字符 0、1 组成的二进制语言对应为 3D 打印的塑料齿轮。
齿轮上有齿和无齿分别对应 0 位和 1 位,根据传输的 1 位或 0 位反映 WiFi 信号。
对此,Shyam Gollakota 解释称:
我们将天线设计成了两部分,两部分连接或断开连接对应着 0 位和 1 位。
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搜索引擎和其他站点公开内容,如有侵权或表述不当,请联系并标明身份和情况后立即删除。
本文地址:
http://www.huaminsujiao.com/renwufangtan/29407.html
本文标签:散射 反射 塑料 联网 信号